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春末夏初,正是贝类底播增殖黄金季,无棣近海海域正海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组织10多艘增殖作业渔船,将一枚枚颗粒饱满、活力旺盛的贝类苗种播洒在渤海,30亿粒文蛤、四角蛤、毛蚶等贝类苗种将在此“安家落户”。
无棣县位于渤海湾畔,是我国北部贝类的重要产区,当地统筹海洋生态保护,发挥贝类净水、固碳作用的同时树牢大食物观,坚持向海洋要“粮食”迎来环境和效益双丰收。
据正海国家级海洋牧场生产研究员路兴伟介绍,今年正海海洋牧场底播增殖投放完毕以后,累计共底播达310亿粒贝类苗种。目前,海洋牧场每年有十万多吨贝类投放市场,效益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左右,达到了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目的。
渤海属于内海,被大陆和若干岛屿环抱,水体的流动性相对较差,与海湾外的海水交换时间较长,加之黄河水夹杂着大量泥沙汇入其中,水体较为浑浊。据科学研究发现,贝类在修复生态系统、改善水质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,现在海洋牧场每年通过贝类苗种繁育中心,繁育150亿粒贝类苗种用于渤海海域底播增殖来改善水质。“贝类的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,贝类在生长过程中,利用海水中的一部分碳,转化成碳酸钙,而且贝类它是一种滤食性生物,它的滤食速率很高可以净化水中的浮游植物和颗粒有机物,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。”路兴伟介绍说。
据了解,当地生长的贝类中近江牡蛎属大型个体,广泛分布海河交汇处,常以连片礁体形式存在,以其为例一个健康的成年牡蛎一天可过滤约400升水体,而牡蛎每千克的生物量年可固碳一千克。据滨州市海洋发展研究院初步估算,滨州海区约有150公顷牡蛎礁,生物量约有11250吨,用7天至10天就可将渤海湾水体过滤一遍,而碳汇价值相当于每年再造约17万亩森林。为保障碳汇价值实现和保障渤海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,当地海洋渔业部门在底播增殖期间也是做足了保障。
无棣县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渔政工作人员张炳和说:“对捕捞海域定点定量,严禁过度的捕捞,并保护增殖海域贝类的生长到时到量。同时,对增殖贝类进行监管,严禁外海物种的投放,保护咱渤海物种的安全,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生态保护成果,为渤海渔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群众的食物安全,做出应有的贡献。”
如今,无棣县贝类养殖产业每年可实现8亿元的产值,通过底播增殖贝类,无棣县近岸海域优良水体比例达88.9%,也间接维护了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且唯一新老堤并存的贝壳堤岛景观,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由建区时的45种增加到230种,绘就了渤海海洋渔业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的美好蓝图。(张海鹰 吴云峰)
Copyright @ 2015-2022 世界金属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豫ICP备2021032478号-36 联系邮箱:897 18 09@qq.com